-
冷庫中的液體分配器
在小型冷庫中一般情況下是用不到分配器的,而在中型及大型冷庫中,特別是較大的蒸發器都是由幾根或幾十根蒸發管并聯組成的。在用一個熱力膨脹閥來控制供液時,在膨脹閩與蒸發管之間需裝設液體分配器。由于冷劑從膨脹閥流出時已為冷劑的氣液兩相混合物,這就給均勻分配造成很大困難。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在熱力膨脹閥在冷庫制冷系統中的工作性能
因為要閥在關閉時能保持嚴密,彈簧在閥關閉時就不能全部放松,仍需一定的預張力。所以,只有在蒸發器出口具有一定的過熱度,使膜片的凈下壓力能大于彈簧這一預張力時,閥才能開啟。因此,當出口過熱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后,閥就關死。由于針閥機構動作時的摩擦力的作用,開闊時所需的出口過熱度比關閥時的出口過熱度要大一些,一般將關閥時的出口過熱度稱為“關閉過熱度”或簡稱為該膨脹閥的過熱度。熱力膨脹閥并不能保持冷庫蒸發器出口過熱度恒定不變,而只能使之不低于其關閉過熱度這一界限,并且闊的關閉過熱度總是大于零的,一般為2~6℃。我們知道,出口過熱度太大,對蒸發器受熱面的有效利用是不利的。所以,要有這樣較大的關閉過熱度的原因,除了防止在低負荷運行時壓縮機發生液擊外,還因為當壓縮機停車時,由于冷庫空氣同時對溫包及蒸發器加熱,但溫包體積很小,其中充劑溫度總比蒸發器中的冷劑溫度上升得快,造成一種出口過熱度升高的假像。如關閉過熱度太小,可能在停車后的短時間內,膨脹閥不但不立即關閉,在一定時間內反而大開,使冷劑仍大量進入蒸發器。另外,在壓縮機再次起動時,由于蒸發器中的冷劑壓力在壓縮機抽吸下突然下降,而溫包中的壓力卻因溫包沒來得及隨同冷下來,仍然較高,這都會使膨脹閥在短期內不適當的開大,大量冷劑擁入蒸發器,引起壓縮機液擊。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膨脹閥在工作中的缺點
熱力膨脹閥為控制冷庫蒸發器冷劑流量的機構,其口徑應選擇恰當,以能與系統制冷量相配合。如口徑過小,則會在閥開足后,冷劑流量仍不能滿足系統制冷量的要求;若口徑過大,則闖將經常處于開度極小的位置,調節不易穩定。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制冷系統中的低壓浮球調節閥高壓浮球調節閥
低壓浮球調節閥用于滿液式蒸發器,按其中冷劑液位來調節冷劑供入量。氨制冷裝置的FQ一5型低壓浮球閥的構造及其管路。浮球閥置于蒸發器一側,上、下各聯有平衡管,所以其中液位與蒸發器中一致,并處于系統低壓部分。當液位高時,浮球漂起,針閥將節流孔關小,減少冷劑供入量,至全部關死為止,使蒸發器中液位保持在一定限度內。當浮球閥失靈時,可使用手動膨脹閥來調節。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制冷系統中調節元件中的溫度感受部件
無論是在小型冷庫,還是在中型及大型冷庫中溫度感受部件的型式甚多,如溫包、雙金屬片、熱敏電阻絲等。熱敏電阻主要用于電動調節器,一般常用的溫度調節元件中仍多用溫包。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調節元件中的壓力感受部件
在雙溫冷庫中要使制冷裝置中的壓力、溫度控制與調節元件動作準確,首先需要準確和迅速地感受到壓力和溫度的實際數值。因此,壓力、溫度感受部件的性能對元件能否正確工作,有很大影響。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制冷裝置的控制及調節元件
現代的船舶冷藏和空調制冷裝置,都配備有許多為了保證正常運行和滿足自動化要求所必需的控制和調節元件,以及各種儀表和附屬冷凍設備。隨著制冷裝置的不斷革新及自動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控制和調節元件用得日益廣泛,其種類和型式也越來越多。因此,管理人員對控制和調節元件也越來越重視。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生活用冰箱、使用毛細管的機器系統特點4
箱體內的溫度,用控制壓縮機停開的蒸發器的溫度繼電器米調節。在雙室冰箱中,凍結室的溫度一般保持得較準確,正溫室的溫度以較大的波動幅度隨著它波動。溫度的分布情況取決于蒸發器周圍空氣的循環情況。移動接水盤或擋板(手動或自動)能夠調節箱內的溫度。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生活用冰箱、使用毛細管的機器系統特點3
對使用毛細管的機器還提出了附加要求:冷凝器的容積應比蒸發器容積小,以避免停車后液體制冷劑溢滿蒸發器。同時萬一毛細管凍結或堵塞,冷凝器應能容納得下系統內所充有的全部氟利昂工質。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小型制冷機的比例式壓力調節閥(恒壓閥)
用于小型制冷機的該型調節閥,可分為下面幾類。《閥前》型壓力調節閥(正作用恒壓闋或正恒閥)能保持閥前凋節對象的恒定壓力。當壓力身高時,調節閥的通道增大。該閥能精確地保持被冷卻對象的給定溫度,并能用來保持冬季由外界空氣冷卻的冷凝器的壓力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
-
過熱度調節器(熱力膨脹閥)4
具有差分電阻溫度計的過熱度調節器的作用原理與上面所述的完全不同。儀器的傳感器直接測量蒸發器中變化著的蒸汽過熱度并操縱雙位的執行機構。它比熱力膨脹閥更精密,但較復雜與昂貴。
【查看詳情信息】分類:技術文獻